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三国的后裔,三国的后裔破解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三国时割据一方的刘氏政权都是西汉王室后裔,那东汉的呢
蜀汉昭烈帝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荆州牧刘表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也是西汉鲁恭王之后,刘岱刘繇是西汉牟平共侯刘渫之后,那么三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割据一方的刘氏政权都是西汉皇室后裔的情况呢?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西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因此东汉也是承西汉之正统,两汉的皇帝皆出自汉高祖刘邦。但在东汉末年,皇室式微,不少西汉宗室乘势崛起,出现了不少地方割据诸侯,其中成就最高的就是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他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割据荆州、益州和汉中,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中的蜀汉。
东汉自汉章帝统治后期,外戚势力开始抬头。汉和帝刘肇十岁继位,窦太后临朝称制,至此开启了东汉近百年的外戚专政,虽然汉和帝联合宦官扫灭了专权的窦氏戚族,但宦官势力也因此得到了发展。此后汉殇帝时期又出现了邓氏、小皇帝刘懿时期的阎氏、汉顺帝时期的梁氏、汉灵帝时期的何氏等外戚专权,虽然这些外戚最后基本上都通过宦官力量予以消灭,但外戚、宦官轮流专权,极力打击宗室力量,导致东汉统治更加黑暗,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在各个朝代中,东汉王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应该算是最短的,只有27岁,而且东汉的幼年、少年天子也最多。从汉和帝刘肇开始,东汉的皇帝竟然几乎没有一个活过四十岁的。而殇帝、冲帝、质帝更是幼年即被立为皇帝,这些皇帝不仅去世的早,甚至连子嗣都很凋零,在东汉根本找不到第二个像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那样生了一百二十个儿子的诸侯王。自汉和帝始的外戚、宦官争权,让本来就力量单薄的东汉宗室更加边缘化。
东汉基本继承了西汉时期的宗室分封制,当然,汉武帝时期建立起来的推恩令也基本上被光武帝刘秀继承了下来。而以春陵系为主的近支宗室强势凌驾于其他宗室之上,成为近支宗室与元支宗室的重要标准,但是近支宗室自东汉初年起便不够兴旺,也无法在外戚、宦官专权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相反的,那些西汉的宗室进入东汉后,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地位,长期湮没在民间,成为无权无势的平民,也因此得到了默默的发展,他们或通过举孝廉、或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入朝为官,逐渐形成了气候,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崭露头角,实现政治抱负。
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时期,东汉宗室更是被打击到十存一二,无法形成强大的势力来对抗曹操这样的野心家,而平民出身的刘备,则抓住机会,最终成为延续汉朝基业的一代枭雄。
二、三国姜维后代资料
三国姜维后代有:
1、姜恪:
姜恪是唐朝时期秦州上邽人。姜维后裔,祖父姜远曾为秦州剌史。父姜宝谊为左武卫大将军。姜恪因战功升为左相,阎立本因善绘事而为右相。
2、姜宝谊:
姜宝谊是秦州上邽人,出身天水姜氏。隋末唐初将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为三国蜀汉名将姜维后人。
跟随唐高祖李渊到太原监督盗贼。等到起兵,授任左统军,多次封爵后为永安县公,历任右武卫大将军。后被贼兵所杀。叛贼平定后,下诏将灵柩迎回,追赠左卫大将军、幽州总管,谥号刚。
扩展资料:
姜宝谊曾经游学太学,接受书教,学业不长进,离开太学任左翊卫,积累军功升任为鹰扬郎将,兼管府兵,跟随唐高祖李渊到太原监督盗贼。
等到起兵,授任左统军,攻下西河、霍邑,因战功多,多次封爵后为永安县公,历任右武卫大将军。
刘武周派黄子英多次入侵雀鼠谷,皇帝派姜宝谊攻打他。贼人派轻兵挑战,交战三次败逃三次,追击他们,伏兵出动,姜宝谊被贼军抓住,不久后逃回。
与裴寂一起抵抗宋金刚,在汾州对阵,双方交战,裴寂弃军逃走,姜宝谊又被贼军捉住。皇帝听到后为他流下眼泪说:“他是个刚烈之士,一定不会屈服于贼人,肯定死了。”
赐予他家物品千段,米三百斛。果然又图谋逃回,被杀害。死前,向西大喊道:“臣未立功,有负于陛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宝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恪
三、三国时期诸葛亮有后人存在吗
诸葛亮是有后代的,例如:
1、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
2、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3、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4、诸葛质,诸葛瞻之子.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
5、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诸葛亮后裔
有关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1992年,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据此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建德及兰溪一带。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
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诸葛镇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在大公堂内的宝楼上珍藏着《诸葛氏宗谱》,这本宗谱共修过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年,当时的国民党元老陈果夫为这部宗谱的最后修订写了序。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